国内动态

微商开始两极分化 品牌入驻增加信用度

发布日期:2015-08-25责任编辑:点击:

从去年到如今,蓬勃发展的朋友圈生意开始被外界打上假货、毒面膜、类传销、赚快钱、宰客等标签,而且愈演愈烈,到最近,层层盘剥代理、囤货、乱价、产品质量堪忧、上游卷款跑路等问题逐渐成为倒逼微商行业变革的驱动力。今年以来,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商、电商平台觊觎朋友圈生意,谋求招募微商正规军,与此同时,“小而美”的微商作为另一种力量也在默默成长。 

一度令人咋舌的微商乱象,让微信在今年年初密集出台了治理细则。2月15日,微信发布整顿非法分销模式行为的公告,一旦发现,将永久封号,并号召用户积极举报。3月15日,微信发布《朋友圈使用规范》,对于10类违规内容给出不同程度的处理措施,其中涉及微商的包括广告类内容、诱导关注类内容、非法物品类内容如买卖发票等。4月份,微信上线品牌维权平台,为用户开放提交微信售假线索的入口。

有用户指出,在支付的细节方面,微商交易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微信直接转账付款,货款往往在收货前就进入了卖家的口袋,一些骗子可以利用这一点实施诈骗,如果骗子是不依靠任何平台的个人微商,维权可能会较为复杂。因此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交易方式可以借鉴。

契约表示,随着第三方微店开设工具和微商平台的崛起,监管部门逐渐加强对这些平台的监管,同时这些平台自身加强自律也有利于净化微商环境。今年微盟就提出了微商公约“三戒五律”戒违规、戒伪劣、戒传销,不乱市、不囤货、不暴利、不刷屏、不杀熟,目前先行赔付已经成为多家微商平台的通用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