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动态

惠州入库信用数据 增至2.8亿条

发布日期:2014-11-06责任编辑:点击:

惠州被列入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已有两年时间,此前已在全省率先建成“一库一网两平台”的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。最近该项工作有何进展?5日,记者从惠州市信用办获悉,截至目前,惠州的信用数据库入库数据已超过2.8亿条,比年初增加了0.5亿条,信息采集量继续位居全省各地市首位。

市信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《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信息采集目录(2014年版)》的填报工作目前已启动,将增加征集9个部门的181个数据主题。接下来,惠州将侧重强化食品药品安全、金融、环保等领域的信用监管。

 

已免费提供信用报告2000多份

2012年9月,惠州被列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,并于当年12月建成了“一库一网两平台”的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。昨日,市信用办提供的数据显示,该系统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在库数据已超过2.8亿条,而今年初的数据量约为2.3亿条,数量继续保持省内地级市领先地位。

不仅入库信用数据不断增加,信用报告在惠州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。记者从市信用办了解到,目前主要应用于公共资源交易、财政性资金分配、评选评优等政府管理事务中。

“随着信用惠州建设不断推向深入,诚信越来越深入人心。”市信用办有关负责人说,在越来越多的事项办理中企业和个人都要出具信用报告,市信用中心已免费提供信用报告2000多份,接受咨询过万人次。

 

正开发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专页

该负责人介绍说,惠州各职能部门根据实际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。例如,检验检疫局、海关、农业部门对企业实行A、B、C、D等级分类管理,其中检验检疫局对严重失信企业采取电脑及时布控、及时降级和列入黑名单等措施。

同时,惠州还明确在专项扶持资金中使用信用信息的方式、范围及考核奖励办法等相关要求,共梳理出涉及10个部门的21项适合使用信用信息的专项扶持资金,涉及专项资金总额达1.24亿元。交通局、食品药品监管局、工商局等部门也相继披露信用“黑名单”信息。

据介绍,根据应用需求,惠州依托于信用信息系统,正在开发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专页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。

 

获评诚信示范企业可享政策优惠

为了更加公平公正,惠州积极培育和发展本土信用服务机构,目前已成立1家信用评级机构、1家信用研究机构、成立了信用协会。还有3家征信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。

同时,惠州将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联动奖惩机制意见,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和服务,利用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行业和部门间的联合奖惩,对记录良好者给予优惠或便利。比如被评为诚信示范企业将享受相关优惠政策,真正做到“一处守信,处处受益”。

据了解,为提高企业诚信意识、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商业道德风尚,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,惠州目前正在开展市诚信示范企业评选,前不久刚截止报名。获评企业将有望被优先考虑安排专项资金。

 

将增加对失信典型的曝光力度

惠州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,成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。不过,该负责人也坦言,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部门认识不全、动力不足等问题。

据透露,惠州将继续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,其中包括建立与国家、省相衔接的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。下一步,惠州将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、社会保障、金融、环境保护、产品质量、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信用监管,规范市场秩序,改善信用环境,提高政府公信力。

“信用的宣传教育也很有必要,除了宣传正面典型,将增加对失信典型的曝光力度。”该负责人说,接下来还将建立完善红黑名单制度,重点建设公共资源交易领域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红黑榜,并统一在信用惠州网进行公示或披露。